美联储2015年将加息已成市场的一大共识,但数据似乎没有市场那么肯定。CPI加重跌势及薪资疲软,都是加息前景的一大软肋。通胀-通缩观察指数(简称IDW)也暗示,美国正处在触发类似1930s大萧条加速到来的“拐点”,而这对美联储将意味着更多QE而非加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0s)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是由美联储大规模印钞的各种泡沫引发的,包括1930s的股市泡沫。面对困境,美联储没有给市场自动复苏的机会,而是将巨量钞票注入银行业系统中,因而促使自然市场机制丧失了让经济回归平衡的能力。
这导致1930s的经济衰退足以“誉为”大萧条。这种“印钞疯狂”在得以延续,却指望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鉴于美联储的印钞规模较1930s有增无减,意味着美联储正陷在疯狂政策中。美联储拒绝从历史中学习教训而继续印钞,印越来越多的钞,印钞速度越来越快,那些相信市场集体智慧的人们认为,未来全球将面临不幸的货币及经济灾难,唯一的问题是不知道这个灾难具体何时到来。

上图是最近十五年“J Taylor通胀-通缩观察指数(简称IDW)”的走势图。该图显示,目前美国可能已来到触发灾难加速到来的“拐点”。虽然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新钞不断印刷出炉,但美国及全球经济表现并仍逊色。而且根据著名经济学家Walter Williams的计算得出结论,美国政府等经济统计机构篡改了数据,实际情况是西方经济体,包括美国在内,仍处在不景气状态。
虽然,2014年美国股票市场增长明显令IDW指数免于崩溃,但与实体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大宗商品价格却持续承压。但在2014年收尾之际,随着油价不断崩盘,IDW指数也开始果断下探,其下跌动能目前已明显加速,该指数目前已果断跌破三年均线,并朝着五年均线下探。
上图IDW的走势还显示,通胀-通缩观察指数在美联储QE1、QE2两轮大举印钞期间大幅反弹,但之后的扭转操作及开放式QE(850亿美元/月)的宽松举措都没有令该指数有任何像样的反弹。
美国纸质资产(美股、美债和美元)在2014年均取得明显增长,其中房屋建筑股领涨。但是,所有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价格全面承压。这暗示美联储已成功地通过助涨美股来帮助富人,但未能助涨实体经济。而随着实体经济仍然朝下运行,股市迟早将押注更多QE。事实上,2015年主要股市正面临下跌风险,而金银价格经过三年多的修正后,目前貌似正准备重启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