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
本周(1月19日-1月23日当周)市场波动剧烈,非美货币大幅下挫。在油价持续走低,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以欧洲央行为首的非美众多经济体,纷纷释放宽松政策。下周(1月26日-1月30日当周)市场的焦点又重回美联储,下周三北京时间1月29日凌晨3点,美联储将会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这将成为下周市场最为重要的风险事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背景下,美联储会不会独善其身继续维持货币正常化进程呢?下周的市场行情,势必会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又一轮多空的征战。
欧洲央行重拳推出超预期规模QE
本周四(1月22日)在万众瞩目之下,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终于不负重望推出QE终极武器对抗通缩,对此市场期盼已久。德拉基宣布推出QE,每月采购600亿欧元资产,持续到2016年9月,总规模将接近1.2万亿欧元。
在此影响下,欧美股市纷纷收高,其中美国股市收高并创两周来最大涨幅,欧洲股市飙升创七年新高;欧债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美债收益率也下滑;现货金升穿1300美元;欧元兑美元惨遭抛售,再创十一年新低。
德拉基认为,由于欧元区通胀前景极低,过去的宽松规模显然不够,欧元区经济极其“松弛”,闲置产能很大,所以欧洲央行急需采取措施,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通胀将有所改观,但短期内低通胀甚至负通胀是不可避免的。并强调希望欧元区各国可以坚持风险共担,基础为全面共担,但各国可以自主裁量,欧洲央行不希望放弃风险共担原则。
虽然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前,市场已经普遍预期将推出大规模QE,但实际推出的QE规模还是令参与者们大吃一惊。此前有“秘密人士”向彭博透露,欧洲央行QE规模为每月500亿欧元,相比实际规模还少了100亿欧元,这对市场来说可算是不小的意外。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经济学家Fredrik Ducrozet表示,欧洲央行QE计划较预期规模更大且更为灵活,明显利大于弊;各种潜在限制因素,如风险公担、各国出资比例、对参与购债国要求更为严格等都不应当被过分强调;德拉基淡化对风险共担的顾虑是正确的,因这个问题在多数情况下只会产生有限的实质影响,事实上反而可能是一项利多。
Aberdeen资产管理公司的Luke Bartholomew表示,“欧洲央行QE超预期,并暗示会是开放式QE,这将受到市场欢迎。欧元遭到抛售,QE将进一步提升资产价格。大规模QE将推高通胀预期,但对欧洲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可能会很有限。欧元走弱会对出口略有帮助,但不会突然使欧洲经济体更具竞争力,这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而欧洲领导人显得不愿这么做。”
加拿大央行意外降息,油价大跌打压通胀前景
周三(1月21日)加拿大央行公布利率决议意外降息,该行将隔夜目标利率调降至0.75%,预期1.0%,前值1.0%。在加拿大央行决定降息之后,美元兑加元迅速飙升200余点,再度刷新五年半的高位。
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加拿大央行降息是因油价大跌,降息旨在为通胀前景及金融稳定提供保障;原油价格大跌前景不利于2015年甚至未来数年加拿大经济发展,不过油价下跌的不利影响将会逐渐缓和;该行强调,众多劳动力市场指标表明经济显现出疲态;该行预期近期原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但中期有望回升,同时预期通胀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接近2%的水平,油价下挫压低通胀,整体性CPI恐怕会在2015年跌破目标区间。
加拿大央行在降息的同时大幅下调通胀和经济成长预估。该行预计第一季度核心通胀在2%,之前预估为1.9%;第二季为1.9%,之前为1.8%。预计第三季度核心通胀为1.8%,之前为1.7%;第四季度为1.9%,之前为1.8%。该行将2015年GDP增速由2.4%下修至2.1%;2016年由2.3%上调至2.4%。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Poloz指出,下跌的油价左右了政策决议,中期油价很可能重返60美元上方。降息是央行做出的“正确事情”,无人对油价下跌冲击感到惊奇,油价下跌使得利率途径推迟一年,若不降息,产出缺口将持续更长时间。波洛兹还表示,加拿大央行仍然有操作空间。目前阶段的困难是全球形势,而非美国。
野村证券评论指出,加拿大央行面临油价下滑选择该举措,我们认为是具有前瞻性的而不是应激行动;目前油价的跌幅和跌速不属于线性,我们很难量化其对经济的影响,但相信加央行这样选择是深信通胀在长时间内有下降至目标以下的风险,将来央行还可能会继续减息来应对该威胁。
英国央行全部委员否决加息,低通胀阻碍英银加息步伐
周三英国央行1月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此前赞成加息的麦卡弗蒂和威尔两位委员放弃加息至0.75%的要求,全体委员一致通过维持利率不变。这使得投资者对英国央行加息推迟的预期大大升温。
纪要显示,外部委员威尔和麦卡弗蒂决定不投票赞成升息,认为目前升息会增加低通胀延长的风险,所有成员均对低通胀企稳这一风险持警惕态度。之前公布的英国12月通胀数据跌至近15年低位。纪要指出,预计英国201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0.7%,收入更快上涨、薪资增加的早期迹象以及抵押贷款利率下降,给中期CPI带来上行压力。而若银行利率上升的话,实现2%的通胀目标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
政策委员会认为今年上半年通胀年率下降的可能性为50%,货币政策可能并将会在恰当时候进行调整,以实现2%的CPI目标。
华尔街日报称,因近期油价下跌,英国当前通胀水平已经达到十年以来最低,央行经济学家认为今年3月通胀率将跌破零,此次央行会议纪要或预示在明年到来之前,央行不会采取加息举措。
日银维持货币刺激政策不变,并延长银行贷款计划
周三(1月21日)日本央行宣布政策决议,如期维稳每年扩大80万亿日元基础货币的货币刺激政策目标不变,但宣布延长银行贷款机制一年。日本央行还上调未来两个财年GDP增长预期,但下调2015/16财年核心通胀预期。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决议后新闻发布会上称,2%通胀目标的实现时间可能被推迟至2016/17财年,同时央行并没有考虑降息或调降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黑田表示,不管大宗商品价格是上升还是下跌,日本央行都必须实现2%通胀目标。如果有望实现2%通胀目标,就无需采取特别行动。黑田认为,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趋势,薪资增长对维持物价涨幅至关重要。油价下滑对日本有利,因这将帮助改善企业获利及购买力。从长期来看,通胀预期整体上似乎呈现上升趋势。
虽然日本央行本次决议并没有扩大货币刺激规模,但摩根大通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于4月份或7月份抑或10月份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
美联储能否在加息立场上独善其身?聚焦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
在非美各国央行放出宽松之际,下周全球的焦点又回到了美国,下周三北京时间1月29日凌晨3点,美联储将会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这将成为下周市场最为重要的风险事件。美联储在利率决议中又会如何表态?
在最近六个月时间当中,面对着一系列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美元汇率已经上行了大约16%。全球宽松必然资金会流入美元。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相信,美国联储将失去勇气,而只能尽可能延迟加息的脚步,尽管此前市场预期美国的利率将于年中上升。
更多市场分析认为,全球经济是如此脆弱,根本无法忍受资本飞奔涌向更高利率的美国所带来的影响。对于联储而言,更关键的还不是这个,而是美国经济自己也无法承担高利率,因为这将会让美元更为强势,扼杀美国的出口和就业机会增长势头,而且还将带来通货紧缩的威胁。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如果美元的强势是因为经济的强势,联储就没有过分担心的理由,美联储依然会维持货币正常化。高盛列出了美元强势的四个主要原因:一、美国经济更好的增长前景;二、对欧洲和其他地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三、更低的油价;四、对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预期。经济学家Kris Dawsey总结道:“我们认为,联储在对所有这些因素进行评估之后,会得出它们整体而言对于美国经济是中立影响的结论。”
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Hilsenrath:尽管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价下跌及低通胀的忧虑情绪拉低国债收益率,但美联储仍处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加息的轨道;1月份FOMC会议美联储或将保留前瞻指引中“保持耐心”这一表述,那将意味着最早至6月美联储将不会有所举动;近期的经济及市场的发展改善或将使美联储推迟加息进程,3月份会议将起决定性作用,但通胀走低及国债收益率下降将使美联储保持谨慎。
纽约经纪商Convergex首席市场策略师Nick Colas认为,欧洲央行所祭出的QE计划并不会改变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加息路径,因为二者步调并不一致,美联储正试图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外媒评论员Rex Nutting指出,投资者开始押注美联储会在加息前景上变得胆怯起来、进而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已经给出暗示的基础上推迟加息(美联储此前暗示,FOMC将会在2105年夏季开始加息)。这一观点的依据就是,全球经济并不能处理好资本流动问题——资本从高利率地区外泄、且美国出口活动会被强势美元所秒杀。
野村证券研究团队也对美国未来政策前景发表了看法。该行指出,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指标令市场深感失望,并令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上升。不过,大体来讲,美国财务状况仍然支撑其经济增长。然而,若美国企业信心进一步恶化,且金融坏境更加紧缩,那么将会提高其经济下行的风险。 该行认为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指标令市场深感失望,并令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上升。大体来讲,美国财务状况仍然支撑其经济增长。然而,若美国企业信心进一步恶化,且金融坏境更加紧缩,那么将会提高其经济下行的风险。
汇市周评:全球竞赛宽松,FED独善其身?
龙舞
2015-01-25 14:00
来源:【原创】
本文共1999字 | 预计阅读: 7分钟
汇通财经讯——1月19日-1月23日当周非美货币大幅下挫。在油价持续走低,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以欧洲央行为首的非美众多经济体,纷纷释放宽松政策。下周(1月26日-1月30日当周)市场的焦点又重回美联储,美联储会不会独善其身继续维持货币正常化进程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