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周五(2月27日)在亚太时段涨势暂歇,隔夜升至一个月高位,因美国经济数据和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官员讲话促使投资者增加对升息的押注。
美元指数回落0.2%至95.10附近,稍稍脱离周四创下的一个月高点95.35。美元指数上日上扬1.1%,接近1月23日创下的逾11年高位95.48。

欧元兑美元微升约0.1%报1.1213,但距离隔夜所及一个月低点1.1184仍不远。欧元本月迄今累计跌0.6%,1月下挫6.7%。
新加坡银行汇通网集团策略师Sim Moh Siong称,“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措施可能将抑制欧元反弹,但我认为欧元进一步下跌的推动因素将源于美元方面的题材。”
美国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较前月上涨0.2%,12月涨幅为0.1%。不过,分析师认为,能源价格下跌和美元走强还将继续影响核心CPI,可能意味着未来数月的数据都会十分温和。
另外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美国1月耐用品订单较前月增长2.8%,这一数据抵消了2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幅大于预期的利空。
汇通网集团研究机构Global-info Co主管Kaneo Ogino称,“数据公布后,人们更乐于预期美国将升息,并建立美元多头部位。”他说,“美元跌势应有限,我认为许多投资者将趁美元下跌时买入。”
美元兑日元时段内下跌0.2%至119.15附近,但仍高于周四创下的盘中低位118.68。
旧金山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和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周四均暗示,美联储结束近零利率政策的时间可能早于部分交易员预期。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本周稍早的国会证词则被投资人解读为,美联储让自己在升息一事上更有弹性。
不同的货币政策预期,提振了美元兑日元。日本央行料在实现2%通胀目标之前将维持其超宽松货币政策。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2.2%,略低于分析师预估中值的2.3%。
其他数据显示日本1月工业生产增幅大于预期,但失业率也上升,显示经济虽复苏,但并非无忧无虑。
周五稍晚,投资者将关注包括美国第四季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在内的美国数据。市场预期中值表明,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修正值年化季率或将下修至增长2.1%,初值增长2.6%。
美国4季度GDP恐遭下修并非空穴来风。近期公布的美国12月贸易帐、批发库存纷纷疲软(库存、以及贸易对经济产出中占比较大),进一步暗示本月稍晚公布的美国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将遭到下修,且从投行的预期来看,下修的幅度恐超过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分析师指出,假如美国第四季度实际GDP下修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恐将对于美元指数走势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这也可能加剧市场对于美国一季度GDP数据的担忧。而若向好,则美元可能进一步乘风北上。
北京时间14:05,美元指数报9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