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3月25日)分析师们表示,中国政府可能希望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不过短期内,政府及央行料不会放弃对人民币的管控。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高级经济学家吉川兼次(Kenji Yoshikawa)表示,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所规定的浮动幅度将保留,若中国政府让人民币自由交易,将失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管控。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将希望处于控制资本外流的位置。
当前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单日浮动幅度为2%。
尽管许多分析师预计今年人民币趋势将持续,不过中国当局仍未采取关键步骤实现目标:令人民币自由交易。

澳新银行(ANZ)高级汇通网集团策略师Khoon Goh指出,完全的货币可兑换将在日后某时发生,可能在2020年,中国政府表示希望届时上海成为大型金融中心。与此同时,中国将以自己的速度放宽人民币单日波动幅度。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速了市场对中国当局可能令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提振出口竞争力的预期,出口为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推手,部分经济学家担心中国刺激可能引发亚洲货币贬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过分析师们表示,贬值忧虑是没有必要的,因这不符合中国旨在从制造型经济转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目标。
汇丰银行(HSBC)高级经济学家多米尼克·邦宁(Dominic Bunning)表示,中国当局将不会贬值人民币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首先他们希望经济朝着国内需主导型经济,而非出口独立型经济。其次,中国存在大量降息空间。
不过分析师们表示,今年稍晚将有一系列事件到来,可能推动中国放宽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单日浮动区间。
今年适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特别提款权(SDR)进行审查,IMF是否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一篮子全球交易货币将是最关键的。分析师们指出,这将令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邦宁指出,在10月或11月SDR决定前,人民币固定单日浮动区间拓宽的几率较大。举例来说,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单日浮动幅度可能拓宽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