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面周三(4月1日)发布的官方和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双双好于预期,官方制造业PMI升至50.1,重返枯荣线上方的状况,表明此前政府推出的各项新的宽松行动已经开始起效,接到了大批政府订单的大型国有企业成为了财政宽松新政的首批受益者。
但瑞穗证券(Mizuho)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光这一系列数据,并不能有效证实中国经济已经就此走出低谷。

这位专家表示,以往,受农历新年假期的影响,中国制造业PMI数据在1-2月往往表现相对疲软,但此后在3月份就会大幅回升,而今年3月份的数据虽然也录得回升,升幅却不及往年,而受益者也仅限于部分大企业,若把目光转向吸引了更多就业者的中小企业,情况就很可能不是如此。
沈建光指出,虽然PMI总数数值上升到枯荣线上方,但是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数值仍在萎缩区间,这仍是往年不常见的负面信号,并预示着经济活动状况在之后可能进一步走软,因而,中国经济要真正实现触底反弹,或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