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CPI滑入同比下降区间,央行调控能力受质疑

2015-05-20 14:50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一清
本文共425.5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英国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增幅降为负值,为1960年代以来首见。这归因于许多因素。而其中影响最小的,当属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言行。
汇通财经APP讯——

英国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增幅降为负值,为1960年代以来首见。这归因于许多因素。而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言行在稳定通胀率的过程中却起效甚微。

数据显示,英国4月CPI较上年同期下滑0.1%,不太可能引发让人非常担忧的物价和薪资下滑的恶性循环。相反,英国薪资增速目前快于物价。油价的同比跌幅很快也会大幅减少。大多数分析师预计,5月通胀率便将恢复正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外,生活成本的下降速度长久以来都快于原油价格的跌速。英镑坚挺降低了进口成本,而这对相对开放的英国经济是至关重要的。欧元疲软未能使自给自足程度较高的欧元区经济持续远离通缩。另外,还有一些较长期的因素影响着国内外经济。老龄化劳动人群似乎没那么担心薪资增长;过去10年信贷繁荣和落寞遗留的金融影响,或许已削弱了许多在职人员提前偿清债务的意愿。

不过,也别忘了货币政策。央行有时或许能影响通胀率,但近期却很难做到。自2009年3月以来,英国隔夜政策利率一直守在0.5%。当时通胀率为2.9%,之后降到1.1%,又一度攀升至5.2%,现在则沦为负值。

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英国通胀放缓的过程较为缓慢,但危机后的基本模式都是一样的。各国央行均试图刺激经济,同时通胀率在持续下滑。英国央行总裁卡尼的影响力不及美联储主席叶伦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但在通胀放缓的这场戏中,他们全都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非主要演员。

无论通胀率何时开始上涨,各国央行可能都将试着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实际上,他们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精选文章

行情

欧元美元 1.1497 0.0108 0.95%
英镑美元 1.3384 0.0093 0.7%
美元指数 98.40 -0.84 -0.84%
美元人民币 7.29 -0.01 -0.08%
美元日元 140.87 -1.24 -0.87%
现货白银 32.681 0.175 0.54%
现货黄金 3,421.13 94.09 2.83%
美原油 62.37 -1.64 -2.56%
澳元美元 0.6412 0.0041 0.64%
美元加元 1.3809 -0.0028 -0.2%
上证指数 3,291.43 14.70 0.45%
日经225 34,279.92 -450.36 -1.3%
英国FT 8,275.66 0.06 0%
德国DAX 21,205.86 -105.16 -0.49%
纳斯达克 15,787.85 -498.60 -3.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