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数月的猛涨,中国股市沪综指逾七年来首次临近5,000点整数关口,但同时股市也迎来了一连串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新股融资记录。对于素有恐惧新股扩容情节的中国A股而言,大盘股上市成为压垮牛市最后一根稻草的忧虑也许不会历史重演。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牛市的逻辑还是建立在改革预期与资金面的基础上,募资超百亿元人民币在内的大盘股上市,可能将使指数的震荡幅度扩大,但不会令走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如果持续这样的话,我觉得会把市场运行的节奏给降下来。”首创证券策略分析师邵帅表示。
数位分析师指出,从近10年A股IPO的历史来看,每一次超级大盘股上市都对大盘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但市场忧虑的所谓“大盘股上市将是压垮牛市最后一根稻草”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今非昔比,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近四年最大规模新股--中国核电周三稍晚公告称,网上网下共冻结申购资金1.685万亿元人民币,创A股IPO(首次公开发行)单只新股申购冻结资金量逾七年新高。
中国证监会网站周三披露信息显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IPO申请当天已获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该公司有望创下近五年来最大A股IPO融资纪录。
市场人士表示,在牛市中通过发行大盘股来解决供给不均衡问题,平抑市场亢奋情绪并不鲜见。但如今A股市场容量今非昔比,动则万亿的单日成交量说明资金极为充裕,资金对于新股IPO的承接力远远强于上两次牛市。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此前亦表示,当前增量资金入市较多,每次新股发行时打新和冻结的资金规模较大,表明市场对于新的IPO是欢迎的。A股新股发行提速不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过分析师指出,大量发行新股虽不会成为扭转市场大趋势的主因,但可能成为短期出现调整的导火索。如果新股大扩容出现在市场阶段性顶部,就会对大盘走势雪上加霜。
“从管理层引导市场,控制风险这点角度,发大盘股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邵帅认为,如果市场连续发行大盘股的话,新股申购资金的边际效应肯定会对流动性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市场人士预计,随着A股市场的火爆,将有更多的大盘股上市,市场供给将逐渐走向均衡状态。阶段性调整幅度有可能扩大,不排除指数可能在某一个区域大幅箱体震荡。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四收升创逾七年新高,盘中一度跌逾5%,创业板领跌,尾盘则在银行股带动下大幅拉升转跌为涨。
供求关系是关键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资本市场,目前流动性确实非常宽松,因此当下解决大盘股融资问题客观上应是比较好的时机,后续可能会迎来更多大盘股入市筹资。
“融资方肯定希望选择个比较好的时候发股。”国都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肖世俊认为,指数在高位上大盘股肯定会借机加快上市。
随着A股市场持续火热,新股上市后往往有数倍的收益,新股申购成为相当多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首选投向。现在更多资金是通过融资的渠道对新股进行申购,因此新股申购真实的资金影响实际上相对在下降。
根据路透统计,5月下旬的上一轮新股申购共冻结资金34,747.1亿元。
市场人士预计,新股发行造成流动性的收缩可能会导致牛市转向,因此需密切关注资金入市情况、货币政策走向和政策背景等影响流动性的因素,现在上述因素尚未发生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