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周三(7月22日)表示,6月二手房购买年率上升3.2%至549万户。录得2007年2月以来最高记录。而低企的库存也将房价推升至历史新高,那些上市的房产平均34天就被抢购一空,这是4年来的最快记录。
所有地区住房以及独户住宅和公寓的需求的增加显示,房屋销售能够在制造业疲软时对美国经济造成足够的支撑和提振。就业改善以及房价复苏的背景,使得美国人更容易充分利用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前的低利率条件来购置新房。
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科斯特格(Thomas Costerg)指出,现在房市非常火,房地产市场的稳健表现,能够抵消掉部分其它经济方面的弱点。他此前曾预计,6月成屋年化销售量将为548万户,这和最终的数据非常接近。
6月,市场上挂牌待售的房屋数量为230万户左右,与5月底的228万户相比略有增加。以目前的速度出售这些房子需要5个月,而之前需要5.1个月。
全美不动产协议首席经济学家Lawrence Yun表示,与去年相比市场更加供不应求,房价涨得太快,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房屋才能是房价降下来,并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
他还指出,为了保证高房价不会影响市场进程,建筑商需要加快房屋建设。数据显示,房屋开工率年率上升了9.8%至117万,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多户住宅销售也飙升了29.4%。
可获得的房源
由于一些房主担心在卖掉房子之后能不能,有时间找到合适的房子,所以他们对于卖掉房子比较由于,这导致了房源紧张。
房屋销售业绩的提升使得建筑商对该行业前景感到很乐观。房屋销售前景升至10年最好水准。
根据6月的数据推算,预计中期的年化销售额将达到540万户。美国房地产经济协会将5月年化销售额从之前的535万修改为532万。现有房屋平均价格比2014年6月提高了6.5%,至23.64万美元,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峰值。美国中西部房屋销售也提升快了4.7%。
初次买家
在2007年房产市场危机之后,投资性买主纷纷从房地产市场撤离。目前,初次买家占购买者的30%。这意味着交易由房主找寻新房所推动,一年前,初次购买房屋的人占总买家的28%。
美国房地产经济协会报告指出,就业市场在过去一年增加了300万工人,这将推动房市走强。美国5.3%的失业率对美联储决策者的充分久特政策造成了影响。
现有房屋销售上升至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进一步表明,房市正在复苏。
美联储
美联储官员正在监测经济恢复进程,他们打算开始加息,这将是自2006年来第一次加息,上周在国会作证时,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表示,尽管现在房屋需求还受制于有限的可用性抵押贷款,但是房地产开发最近有所回暖,有许多潜在的购房者。
这使那些潜在购房者更难很好的利用现在这种极低的抵押贷款利率。数据显示截止至7月16日,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为4.09%。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而在2007年危机开始之前5年,平均抵押贷款利率曾高达6.06%。
美国房市复苏如火如荼,销售直冲八年新高
流沙
2015-07-23 14:20
来源:【转载】
本文共846字 | 预计阅读: 3分钟
汇通财经讯——美国经济最近开始逐渐复苏,房产销售也开始回暖,各项数据都刷新了今年新高,美国房市回暖主要受房主寻求新房推动。各开发商也正努力提供新的房源。美联储表示,尽管房市有复苏迹象,但是很多潜在买家仍受制于抵押贷款利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
行情
欧元美元 | 1.1162 | 0.0001 | 0.01% |
英镑美元 | 1.3320 | 0.0038 | 0.29% |
美元指数 | 100.74 | 0.10 | 0.1% |
美元人民币 | 7.05 | -0.02 | -0.23% |
美元日元 | 143.89 | 1.27 | 0.89% |
点击排行 48小时
- 黄金交易提醒:交易员努力消化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中东局势升级!金价图谋再创历史新高
- 黄金冲破历史新高!美联储降息预期还能推涨多少?
- 黄金市场分析:新高之后能否继续冲刺?
- 全球市场聚焦:经济数据与市场情绪的交锋,未来走向何方?
- 下周五大焦点:通胀和衰退主导,降息预期续燃,政治风险升温
- 原油交易提醒:中东停火无望,以色列猛烈袭击黎巴嫩!油价收高逾1%至近两周高位
- 黄金飙升至历史新高!美联储降息引爆涨势,后市还能继续冲高吗
- 日元反弹乏力,日本央行还能撑多久?通胀飙升会否迫使加息!
- 美国官员承认拜登无法实现加沙停火,分析师:金价上行趋势保持不变
- 9月20日财经早餐:初请失业金人数强化美国软着陆预期,拜登退场前加沙协议难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