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投资顾问麦嘉华(Marc Faber)表示,自从本周中国央行下调了人民币参考汇率之后,全球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此举的意义和影响,并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么大。
麦嘉华指出,必须在结合其它货币走势的情况下,来看待人民币贬值,在过去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或者说人民币兑其它任何货币都上涨了,人民币的调整并不存在小幅或者合理这一说法。
自周二(8月11日)开始,为了将严格控制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变为浮动管理制度,人民币贬值约3%,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参考汇率设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可能意味着,现阶段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过程已经结束了。

他表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2%或者3%,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在过去两年里,人民币对日元上涨了80%。
此外,与人民币过去几年的强势相比,巴西雷亚尔兑美元自2011年起贬值60%,土耳其里拉兑美元贬值50%,其它亚洲所有货币除了港元之外兑美元都相对贬值。
他指出,不要忘了中国央行已经表示希望有一个市场主导型的货币汇率制度,这意味着如果市场打压人民币,那么人民币将继续贬值。麦嘉华认为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的话,那么与美元挂钩的港元将遭受巨大损失。
麦嘉华表示,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达10%的话,那么港元会发生什么状况没有人能知道,港元或许会放弃盯紧美元,因为港元会变得毫无竞争力。如果你看空人民币的话,港元有很好的空头机会。可以肯定的是,预计对政府对港元汇率的控制将会松动,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总是会周期性的干预汇率当美元兑港元汇率偏离7.75-7.85这一范围。
他指出,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另一原因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调整也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疲软。很明显,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7月,汽车销量下降了7%左右,奢侈品销售也有所下滑。大宗商品市场,在过去两三年,工业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下跌。
周三,中国公布了7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令人失望,7月份工业产出年率为6%,远远低于路透社预期的6.6%以及6月份的6.8%。
麦嘉华表示,中国经济比人们预计的还要疲软,虽然二季度7%的增幅仍令人喜出望外,但该数据可信度存疑。其他方面的数据却显示中国经济早已疲态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