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降息降准是传统、常规的政策措施,并非QE

2015-10-26 09:55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nqserver_Thai
本文共525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10月26日,中国央行称此次“双降”是很传统的、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并不是QE;央行并称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中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
汇通财经APP讯——中国央行(PBOC)网站周一(10月26日)刊登新闻稿称,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中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今后,央行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待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后,将不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并解释称,本次降息主要是需要通过适当下调名义利率来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促进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而降准则主要是应对汇通网集团占款减少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满足经济增长对流动性的正常需要。

央行表示此次降息降准显然都是很传统的、常规的货币政策措施,并不是QE。中国尚未面临“零利率”的约束,名义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当前在需要增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的时候,利率工具及准备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间,降准措施也不直接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属于非常规的QE措施。

同时,央行还将通过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督促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央行称,中国利率市场化核心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央行的利率调控将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

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以此引导和调控整个市场利率。同时,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使各种金融产品都有其市场定价基准,在基准利率上加点形成差异化的利率定价。

中国央行周五宣布降息、降准及定向降准,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从而基本放开利率管制,下一步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条件。

中国银行间市场早盘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跌约5个基点(BP),中国银行间市场早盘利率互换(IRS)一度跌约8个BP,随后略缩减跌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1377 -0.0043 -0.38%
英镑美元 1.3297 -0.0031 -0.23%
美元指数 99.31 0.34 0.34%
美元人民币 7.31 0.01 0.19%
美元日元 142.35 0.77 0.54%
现货白银 32.484 -0.167 -0.51%
现货黄金 3,380.95 -43.30 -1.26%
美原油 63.54 1.13 1.81%
澳元美元 0.6381 0.0016 0.26%
美元加元 1.3821 0.0013 0.1%
上证指数 3,299.76 8.33 0.25%
日经225 34,220.60 -59.32 -0.17%
英国FT 8,328.60 52.94 0.64%
德国DAX 21,293.53 87.67 0.41%
纳斯达克 16,300.42 429.52 2.7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