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年率下降6.9%,降幅超乎市场预期。中国重工业对煤炭、铁矿石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降温,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年率下降18.8%,从而使得10月份贸易顺差创纪录新高。
最新的中国进出口报告意味着,即便是在中国央行(PBOC)在过去一年里六次下调利率至纪录低位、且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决策层可能仍然需要释出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来支持经济增长。中国方面已经放宽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要求,发改委也已经加大了项目的审批力度。

牛津经济研究所亚洲经济学主管Louis Kuijs表示,中国10月贸易数据要求中国方面进一步宽松,相关措施可能仍然会集中在提振内需上,相比之下,打压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财政政策的作用应当会上升。
2015年迄今,中国的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能力。中国央行也不止一次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RRR)。
环球透视(IHS)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ajiv Biswas指出,中国出口仍然面临着结构性障碍,近期经济数据一直表明,中国经济在2015年下半年温和增长,使得中国政府可能利用额外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来支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澳新银行(ANZ)大中华区经济学家Liu Ligang认为,巨额贸易盈余可能会抵消资本外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