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周四(12月17日)凌晨三点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或宣布加息25个基点,3:30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一、本次加息概率
根据路透在12月4-9日对逾90位分析师进行的最新调查,美联储12月16日升息机率预期从70%升至90%;近日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商界和学术界经济学家中,约97%的受访者预计美联储本周将宣布加息。
据芝加哥商交所(CME Group),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12月加息的可能性为85%。
从上述数据,投资者可以得知美联储本周加息几乎已成定局,而这一利好已被市场消化大半,这也意味着即使美联储宣布加息,美元也不一定上涨。
二、加息路径
投资者对加息路径比宣布加息更为感兴趣,这可能是影响到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美联储在9月决议声明称,将2016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从1.625%下调至1.375%。将2017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从2.875%下调至2.625%。将长期联邦基金利率中值预期从3%上调至3.5%。
路透在12月4-9日对逾90位分析师进行的最新调查,分析师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到2016年底在1.0-1.25%,到2017年底为2.25%。
路透的调查显然低于美联储9月决议显示的利率预期,如果联储对利率预期进一步下调的话,这或盖过升息对美元带来的提振。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分析师上周五(12月11日)表示,预计美联储将会最终在本周加息25个基点。但同时美联储方面可能会下调今后三年的利率预期水平。美联储对未来预期的改变将会引发市场情绪巨大波动。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认为第二次加息时机才是关键问题。一旦美联储在12月启动加息,明年3月份加息的合理可能性应近50%。
三、通胀预期
美联储此前曾强调首次加息时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加息路径,而影响加息路径的关键因素在于通胀。美联储对通胀的预期将为其货币政策走向带来关键性的指引。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连续三年多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周二(12月15日)将公布美国11月通胀数据,市场预计11月季调后CPI月率持平,11月未季调CPI年率预计上升0.5%。
美元强势、能源价格下滑以及外需疲弱都是造成通胀率低企的因素,不过这些因素中的大部分在未来几个月将会企稳。
而就业稳步增长以及薪资出现初步上涨迹象都增加了联储对未来通胀回升的信心。通胀未来是会回升,而重要的是回升的速度。
四、就业市场措辞
高盛表示,美联储将在利率决议声明中表示,“新增就业速度已经加快”,而不是“新增就业速度已经有所放缓。”
在FOMC 10月会议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增速开始加快。10月-11月,美国平均新增非农就业达到25.5万人。
五、投票比例
美联储本次决议若宣布加息,也可能会有多名委员投出反对票,这包括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和塔鲁洛,而埃文斯目前投反对票的概率降低,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如果投反对票的委员过多,这对未来美联储升息速度上造成阻力,尤其是美联储两位理事。
北京时间19:00,美元指数报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