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银行(World Bank)周二(1月26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前景》报告显示,其对46种大宗商品中37种大宗商品2016年的价格预期都有所下调,因供给过剩持续打压市场,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前景疲弱也令市场对大宗商品未来需求忧虑增加。总之,世界银行调低其所监测的46种大宗商品中37种大宗商品的价格预测。
报告显示,2016年原油价格预测从去年10月预测的每桶51美元调低至每桶37美元。调低预测反映出诸多供需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伊朗出口恢复速度超过预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使美国原油生产的韧性增大,以及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前景疲弱。
报告称,油价2015年下跌47%,符合预期。而世界银行预计2016年还将下跌27%。同时,其也表示油价今年也将开始逐步走高,油价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大幅下跌并不是供需关系这一基本面因素所致。且其认为高成本的石油生产商的亏损仍将持续,石油行业产量也将下降,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也将推动石油需求开始增加。
油价本月初一度跌至28美元/桶这一价位,触及2003年以来的新低,因美国取消对伊朗制裁,市场对伊朗将大幅增加石油产量的忧虑增加。油价目前仍在30美元/桶这一价位附近徘徊。
报告显示,不仅油市仍将继续走低,所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预计在2016年都会出现下降,因供给过剩令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承压,且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也将对大宗商品需求带来不利影响。总之,世界银行调低其所监测46种大宗商品中37种大宗商品2016年价格预测。
新兴市场经济体自2000年以来一直是大宗商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助力,因此,新兴经济体经济前景悲观也令大宗商品价格前景遭受损害。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阿伊汗·高斯(Ayhan Kose)称,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进口国消费者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净出口国生产者遭受损失,进口国将大宗商品降价的好处转化经济增长强劲助力尚需时间,但大宗商品出口国早已感受到切肤之痛。
非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2016年预计下滑3.7%,金属预计再度下跌10%,而其2015年下跌21%,因新兴市场经济体需求疲软和产能增加。农产品价格预计下跌1.4%,因市场对厄尔尼诺的忧虑也令大宗商品价格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