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有关核项目的制裁解除后,伊朗三年来首次向欧盟出口石油。伊朗官员上周末表示,该国已将原油出口提高40万桶/日,令早已饱和的全球石油市场雪上加霜。受美国、俄罗斯以及包括沙特、伊拉克、伊朗在内的OPEC成员国原油供应量激增的影响,原油价格自2014年6月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70%,并于上周跌破27美元/桶。
OPEC官员表示,最近几天该组织正在讨论一个新的想法——产量“冻结”,要求其成员国和俄罗斯将产量维持在目前水平不得有所提高。这将允许伊朗继续维持目前的产量,而俄罗斯产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因该国今年原油产量预计将较上年持平。

任何减产协议的消息都会在石油市场掀起波澜。在阿联酋重申OPEC准备好与非OPEC成员合作减产后,WIT期货价格在上周五(2月12日)上扬12%,是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但是在会议期间,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在过去的15个月,沙特从来没有表达过减产的兴趣,毕竟这有悖其未言明的欲将边际石油生产企业——美国页岩油生产企业——挤出市场的方针。
沙特坚称,除非OPEC之外的主要产油国配合,沙特将不会减产。诺瓦克曾说,如果其它产油国加入,俄罗斯将考虑减产。俄罗斯最大油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OJSC)的首席执行官谢钦(Igor Sechin)上周表示,他将保卫传统市场,并表达了对合作减产的质疑。
油价暴跌导致沙特预算赤字创纪录新高,国内不得不加快财政紧缩,同时,沙特不得不动用汇通网集团储备以支撑艰难的日子。这些苦楚使得市场怀疑沙特是否能坚持其不减产计划。
但是,即使沙特愿意做出某些象征性的妥协,俄罗斯也很难实现减产。彭博社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无论是经济衰退还是石油收入暴跌都不足以说服俄罗斯总统普京现在是与OPEC合作减产以推升油价的时候。他的理由或许是注重实际的,而不是从政治立场出发的。
周二,俄罗斯石油部长与沙特石油部长在多哈会面,即使普京认为减产符合国家利益,但俄罗斯依然面对重重障碍。减少原油流量将损害俄罗斯的油田和输油管道,需要昂贵的新储油罐或者要花费太久的时间。
俄罗斯面对减产的回应,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石油部长诺瓦克曾说,如果其它产油国加入,俄罗斯将考虑减产。俄罗斯最大油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OJSC)的首席执行官兼普京盟友谢钦(Igor Sechin)上周在伦敦表示,合作减产难度大,因为主要产油国看起来想要减产的意愿不高。
仍然,很多市场人士怀疑谈话能否升级为行动。如果俄罗斯真的计划减产,俄罗斯依然面临不少实际的挑战。
首先,在俄罗斯的主要产油省西伯利亚,冬天温度可降至零下40摄氏度。这对每个考虑关闭石油阀门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俄罗斯石油业工作了10多年的Mikhail Pshenitsyn表示,自油井流出的石油和天然气总是会包含水,因此,一旦石油停止流动,石油管道就会结冰。这一问题在夏天就会消失,但是这会引发长期产量下降的风险,因为一个停止作业的储油池会被盐和残留物污染。而一个被关闭过的油井的产量或许永远也不能全部恢复了。
其次,俄罗斯还遇到一个美国和中国都面对的问题,那就是:陆上石油储存空间正耗尽。俄罗斯大部分陆上石油储存能力主要被管道公司AK Transneft OAO拥有,这些储存空间已经被充分利用。建造大型的新储油库要花费几十亿美元,而且不能马上就完成。
Drewry Maritime Advisors的市场经理Antonia Mitsana表示,不像美国,俄罗斯离岸储存空间很小,尽管原油可以储存在岸边停泊的油罐中,俄罗斯仅有7艘浮动的油轮储存——4艘用于存储石油产品,3艘用于存储原油。“俄罗斯的离岸储存能力仅为643,000公吨,相当于该国去年产量的0.1%。”
Mitsana说:“当然,租海外的储存容器可以存储更多,但这样的花费会很昂贵。油罐的短期运费会上升,而且船的供应也有限。”
最后,在最近结束的莫斯科及德黑兰会议后,委内瑞拉石油部长德尔·皮诺(Eulogio del Pino)称,6国已准备好召开会议商谈减产问题。
然而,达成减产协议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IHS俄罗斯咨询经理内切夫(Maxim Nechaev)称,“这些国家去年的行动并未超出对话,我认为今年还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