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4月13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贸易数据好转,出口涨速为去年2月来最快。
具体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3月出口年率上涨18.7%,前值下降20.6%;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3月进口年率下跌1.7%,前值下跌8%;中国3月贸易盈余1946亿元,前值盈余2095亿元。
以美元计价的中国3月出口年率上涨11.5%,预期上涨2.5%,前值下跌25.4%;以美元计价的中国3月进口年率下跌13.8%,预期下跌10.2%,前值下跌13.8%;中国3月贸易盈余298.57亿美元,预期盈余308.5亿美元,前值盈余325.92亿美元。

中国海外发言人告知路透,3月出口表现强劲的部分原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且中国政府实施了支撑性政策。
日内数据及其他指标暗示,在近期市场担心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表现动荡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可能好转。
里昂证券(CLSA)数据显示,2014年来中国汇通网集团储备下降了8000亿美元。不过3月数据暗示了较光明的前景,汇通网集团储备数据录得去年11月来首次环比上涨。与此同时,近期人民币持续走软。
上周数据显示,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0.2,为去年7月来首次重返50荣谷分水岭上方。同时,中国内地出口商预计2016年贸易表现改善,尽管汇率不稳,且成本提升。
不过中国贸易能否持续复苏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前景。
汇丰银行(HSBC)表示,外需的持续疲软提升了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中国当局存大量流动性工具,包括降息,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以防止任何剧烈崩盘的发生。
不止是货币政策,经济学家们广泛同意,供应面改革将是复兴中国经济的关键。
新加坡星展银行(DBS)经济师梁兆基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合适的供应扩张应辅之以削减供应过剩,去库存,去杠杆化,降低成本和改善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他指出,在工业生产领域,有必要增加高质量供应,提高有效供应,改善供应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令供求关系在改变经济结构方面变得更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