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行顾问余永定:中国逃离债务通缩陷阱只有一条路!

2016-05-27 16:03 来源:前央行顾问余永定
本文共570.5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余永定称,中国通过出售政府债券筹集资金,加上到位的资本控制和大型国有银行配合下,可以将金融危机的风险控制到“非常低的水平”;中国经济需要的是一支“兴奋剂”。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许正是“对症下药”。
汇通财经APP讯——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汇金网5月27日讯——前央行顾问余永定认为,若不加大基建设施投资,中国将错失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

余永定在辛迪加项目的观点文章中阐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供给面结构性改革将会帮助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但供给面结构性改革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需要的仅仅是长期改革策略?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普遍认为,当前的产能过剩反映的是供给面方面的问题,而不是需求疲软的问题。从这种观点来看,中国应当减税鼓励企业生产真正有需求的产品。这样,政府就不会无意中维持那些,没有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支持就无法生存的“僵尸企业”。

但中国只有一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可以归咎于不当的投资策略。更大一部分却是因为缺乏有效需求。

房地产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政府试图控制房地产业投资的举措,使该行业的增长率较2015年底下滑1%。房地产业的投资占2015年GDP 14%的比重,房地产业增速减缓,将给整体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余永定称这种下行压力为:债务通缩螺旋。他表示:

常能过剩打压已经连续51个月下滑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因此实际债务上升。这破坏了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促使企业去杠杆化和减少投资,引发PPI进一步下跌。

但这不表示政府应当鼓励房地产业。余永定称,目前有建筑面积50亿平方米可用或在建的商业和住宅。但平均每年售出的房地产面积仅为12亿平方米。解决途径只能是,限制未来的建造量,以消化供过于求的现状,并通过其他途径推动经济。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逃出生天”的途径

在当前经济疲软的状态下,唯一逃出债务通缩陷阱的方法就是强劲的增长。中国确实背负着庞大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但同时也拥有强大的国内储蓄,同时财政状况强劲,这一点至关重要。理想状态下,国内消费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当前形势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是更可靠的途径。

余永定称,中国通过出售政府债券筹集资金,加上到位的资本控制和大型国有银行配合下,可以将金融危机的风险控制到“非常低的水平”。

他总结,尽管中国必须坚持结构性改革的承诺,但现在中国经济需要的是一支“兴奋剂”。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或许正是“对症下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0857 0.0064 0.6%
英镑美元 1.2979 0.0057 0.44%
美元指数 103.79 -0.40 -0.38%
美元人民币 7.27 0.00 -0.03%
美元日元 150.07 0.48 0.32%
现货白银 33.733 0.069 0.2%
现货黄金 3,122.09 8.06 0.26%
美原油 71.78 0.58 0.81%
澳元美元 0.6296 0.0019 0.31%
美元加元 1.4317 0.0015 0.1%
上证指数 3,350.13 1.69 0.05%
日经225 35,725.87 101.39 0.28%
英国FT 8,608.48 -26.32 -0.3%
德国DAX 22,390.84 -149.14 -0.66%
纳斯达克 17,545.73 95.84 0.5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