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6月22日讯——人口增长过快让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分崩离析,并给中国政府带来了社会和环境难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家庭和人口研究中心主任Jean Yeung称,2014年,中国拥有6,600万单人家庭,占总家庭比重15%,1990年,该比重仅为6%。真实数量可能是8,300万,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到2050年,可能上升到1,32亿。
Yeung认为,接下来几十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移民和离婚率上升,该比重只可能上涨;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可能会为了个人空间选择独居,但另一些人独居却是无奈之举。
美国企业研究所人口统计学家Nicholas Eberstadt认为,独居人口越来越多,意味着对住房和汽车的需求增加,推动了对能源的需求。这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是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的过程的一部分。

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独居人口比重还将继续增加。中国的邻国日本,独居人口比例达30%,在挪威和芬兰,该比重更是高达40%。
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Wang Feng分析,独居人口迅速增加,反映出中国社会结构基本面的变化。家庭通常由几位成员共同组成,长期以来一直是生产和建设,社会个体,维持政治力量和社会支持的基本单位。
这一结构的崩塌始于独生子女政策。大量年轻人移居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将父母留在老家。中国约有1,900万超过65岁的空巢老人,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迅速扩大到4,600万。

大部分老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人,没有全面的医保或是退休金。过去五年,中国政府已经增加了农村地区医保投入,鼓励私企为投资养老设施,并将养老院床位扩大了两倍。中国的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同期投入了108亿元人民币为老年人提供保障。
但这一领域仍需要更多的政府补贴。2015年,仅有95的私营养老院盈利。
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Wang Feng透露,2010年,中国25-29周岁的人口中,有26%的男性和22%的女性未婚,比2000年翻了一番。在大城市中,这一比例更高。
大城市的独居白领推动了新版块的经济增长,如健身房和在线外卖点餐服务。
除了空巢老人和独居年轻人,还有一类独居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离异人士。
民政部数据显示,2002年到2014年间,中国离婚率几乎翻了两番,1000个人当中就有2.7个离异人士。保界评论人士将这种情况归因于社交媒体和交友网站兴起,女性经济独立,以及现有监管制度决定了离婚成本不高。

不过说到底,人口老龄化依旧是单人家庭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增大了医保和社会服务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