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Z:中国PPI再创新高,“去产能”战役进入中场休息?

2017-01-10 16:30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晓小
本文共450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澳新银行分析师1月10日指出,因为2016年煤炭价格回升了34%、钢铁价格回升了35%,有色金属价格回升了17.1%,中国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率上升了5.5%,远超市场所预期的增长4.6%。同时,该行也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趋高将会抑制中国政府为控制产能过剩所做的努力。
汇通财经APP讯——

澳新银行(ANZ)分析师周二(1月10日)指出,因为2016年煤炭价格回升了34%、钢铁价格回升了35%,有色金属价格回升了17.1%,中国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率上升5.5%,并创五年新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汇通网援引彭博数据显示,中国12月PPI年率上涨5.5%,预期上涨4.6%,前值上涨3.3%;12月PPI月率上涨1.6%。

该分析师认为,鉴于中国通胀水平在2017年初有所回升,预计2017年一季度PPI增速应该会保持强劲。同时,生产者物价基数效应以及中国削减产能计划执行力减弱,应该会支撑PPI回升。但是,随着基数效应减弱,预计该指数增速将会在2017年二季度放缓,且2017年全年PPI增速或为2.5%。

该行还认为,2017年强劲的PPI增速不太可能传达至下游产业。生活消费类PPI年率增速仅为0.8%,这表明传达至下游产业的通胀效应有限。而若原料价格上涨无法转嫁至消费者手中,那么中下游生产商利润率将会受到挤压。

但是,大宗商品价格趋高将会抑制中国政府为控制产能过剩所做的努力,因为基于高物价的诱惑,生产者们将会马力全开。届时中国政府或将并不乐于见到PPI增速快速复苏。

该分析还指出,日内的数据表明,中国央行政策重心将会放在预防金融泡沫,以及企业去杠杆化上。但鉴于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包括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内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预计中国央行在2017年上半年将不会收紧政策,中国央行仍将继续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防止货币紧缩。

但是,高通胀率也将推升市场利率。该行预计,中国央行在一月下旬的春节期间,可能会加大逆回购和中长期贷款规模(MLF)。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1323 -0.0097 -0.85%
英镑美元 1.3265 -0.0065 -0.48%
美元指数 99.84 0.87 0.88%
美元人民币 7.29 -0.02 -0.24%
美元日元 143.41 1.86 1.31%
现货白银 33.591 1.107 3.41%
现货黄金 3,281.25 -99.70 -2.95%
美原油 62.20 -1.47 -2.31%
澳元美元 0.6362 -0.0001 -0.01%
美元加元 1.3888 0.0077 0.56%
上证指数 3,296.36 -3.40 -0.1%
日经225 34,868.63 648.03 1.89%
英国FT 8,403.18 74.58 0.9%
德国DAX 21,961.97 668.44 3.14%
纳斯达克 16,747.75 447.33 2.7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