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5月通胀率意外跳升至近四年高位,使消费者在面临政治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又承受经济压力。英国即将开始脱欧谈判之际,上周英国大选没有任何政党取得过半数席位,加剧了该国的政治面不确定性。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公布,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涨2.9%,创2013年6月以来最大同比升幅,反映了去年英国脱公投后英镑贬值的影响。

数据也令英国央行压力加重,不敢进一步向经济体内注入资金,担心会打压英镑和推高通胀。
英镑在伦敦汇市早盘多数时间都在1.27美元关口附近交投。
在BBC报道,英国执政保守党可能在周三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达成协议,组建少数派政府后,英镑进一步走强。保守党在上周大选中失去了议会多数席位的地位。
欧洲汇市尾盘,英镑兑美元升0.7%,报1.2753。

英镑兑欧元升0.7%,报0.8782。

XTB首席市场分析师David Cheetham称,“我们确实看到通胀数字略微上升,但是我们仍认为目前从英镑驱动因素方面来讲,经济数据已让位于政局。”
泰晤士报周二(6月13日)报道,英国政府7年来通过削减支出而非增加税收来减少财务赤字,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承认选民对政府紧缩政策的耐心已经终结。
这再次预示着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英国央行角色进一步变得复杂。
今年早些时候曾因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而漂浮不定的做空英镑的合约目前显示,在未来两年英央行几乎可能不会加息。
花旗银行策略师Josh O'Byrne称,“英镑的基本面仍然不算正面,目前为负面。虽然可以从财政角度或者英央行角度考虑,但我认为这些因素不会马上影响英镑基本面,若这些因素出现将会遏制英镑的下跌。”
截至今年3月的2016/2017财年,英国财政赤字GDP占比为2.5%,创下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