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加息4次呼声正浓,未来或进一步走强
经济数据亮眼
6月1日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就业报告表现大幅好于市场预期,令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将加息四次的预期升温,也导致金价在冲高后空单借机入场。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2.3万个,远超预期的18.8万,失业率也录得3.8%,创下18年来的新低。此外,美国5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年率录得2.7%,与预期持平。5月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录得0.3%,高于预期的0.2%。数据公布后,金价一度跌破1290美元。
就中期而言,此次非农报告的结果仍影响深远,因为它很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加速升息的压力正在积聚。知名金融博客零对冲认为,非农数据为美联储6月加息提供了保障。
此外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下降,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进一步紧缩,劳动力市场接近或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今年的失业率已经下降了十分之三,现在的失业率达到了美联储预计的年底水平。
这使得美联储今年实现四次加息的可能性进一步的上升。
新兴市场资金不断流入美元推高了美元走势
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5月份新兴市场资本流出123亿美元,为2016年11月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流出。
5月份从新兴市场流出的非居民投资组合资金规模达到123美元,为18个月最低水平。其中债市和股市资金流出60亿美元左右,亚洲资金流出80亿美元,南非和中东资金流出47亿美元,其他一些因素如阿根廷和土耳其或巴西的罢工导致融资压力上升也加速了新兴市场资金的流出速度。
相比于新兴市场货币的相对弱势的走势,美元近期强劲的表现吸引了大量买盘进入,进一步推升了美元的上涨。
美债收益率短时间仍有望上升
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认为,5月18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12%回落,上周一度跌至位于2.76%下方的低点,因欧元区政局危机似乎持续升级。
由于欧元区政局企稳,且美国5月非农就业报告全面向好,引发市场预期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增长将于二季度再度加速,推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周末前涨至2.90%上方,短线极有可能反弹。
同时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还表示,期货市场中投机者在过去5周里有4周是增加了美元多头,这对短时间美元的持续走强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欧元聚焦7月退出宽松讨论,意大利局势或扰乱欧元走势
6月1日随着美国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钢铁关税和10%的铝关税,美国的传统盟国也发起了反制措施。
华盛顿日报认为,特朗普在G7峰会上致力于推广对美国更有利的交易,对于盟友日益加剧的不满,特朗普的反应可能是进一步加强对抗姿态,迫使盟友做出回应,即使美国可以在短期内赢得贸易让步,疏离盟友的做法也将给其和盟友之间的关系造成持久损害。
不过由于欧洲尚未退出宽松,同时意大利局势的动荡以及意大利新上任的政府可能会与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的施政方案发生冲突,加剧了市场对于欧洲经济前景的担忧,这使得昨日欧洲盘面延续了亚盘时段的恐慌情绪,欧元也随后走低。
不过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在贸易问题上欧盟并没有采取退让的态度,短时间或难以取得进展,目前市场的焦点还需聚焦于欧盟何时将考虑退出宽松。
早些时候,多位欧洲央行官员在静默期(6月7日)前密集出面讲话,并证实了将讨论货币政策正常化,印证了此前市场的猜测,从而提振欧元上涨而对美元形成压制。
据知情的欧元区官员表示,欧洲央行决策者预计会在下周的会议上举行关键性的讨论,最终可能会宣布他们准备何时停止购买资产。这些知情官员称,央行行长德拉基可能会把6月14日的这次会议视为讨论逐步停止购买债券的机会。
但是道明证券分析师表示,6月份的欧洲央行会议将见证德拉基努力周旋在经济增长下降,总体通胀升级,周边情势紧张以及设置结束通胀的最终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上。
德拉基需要采取非常微妙的态度,既要承认经济前景面临持续下行的风险这一点,也要表现出对经济复苏足够的信心,以证明最终将结束量化宽松政策。
因此欧洲央行将在7月份的会议延迟做结束QE的决定,比如去年欧洲央行据在9月份讨论了各种前景,但在10月份才做出最终决定。
意大利或有20%概率脱欧殃及欧元区
同时花旗集团特别经济顾问Willem Buiter也警告称,在欧洲退出宽松的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意大利的问题。
Willem Buiter表示这不是他的核心预测,但他认为必有20%的可能性意大利退出欧元区并在此过程中摧毁欧元区。作为欧元区内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力显然是远超过希腊,但是欧盟至今也未能找到解决希腊问题的办法,因此意大利局势如果持续恶化,将会对欧元区产生致命性的打击。
此外意大利民粹主义的五星运动和联盟党上周组阁执政,结束三个月的僵局,也为意大利与欧洲之间的摩擦创造了条件,这是因为不受金融市场乐见的新政府不会自愿放弃欧元或就此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同时疑欧派经济学家、角逐财长一职失利的Paolo Savona将在意大利政府中负责欧洲事务。
如果这些事件在近期持续发酵将进一步打击欧元区的信心,从而使得欧元进一步承压。
澳联储利率维稳,料通胀不足仍将阻碍加息步伐
澳大利亚统计局6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企业获利季率为5.9%,达到创纪录高位,并轻松超过3.0%的预期值。第一季度季调后企业库存季率为0.7%,高于0.1%的预期值。此外,澳洲4月季调后零售销售月率为0.4%,也超出了预期值0.2%。
因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澳元兑美元一度升至0.7666,创下4月2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周二澳联储公布了6月利率决议,连续第21个月维持1.5%的现金利率不变,并未出乎市场预料。同时,决议声明中提到对澳大利亚利率政策、经济前景包括澳元等一系列的看法。
澳洲联储此次特别提到了对于信贷市场将制定更严格的标准措施,但也表明对未偿还贷款的平均抵押贷款利率将继续下调。
此前,悉尼和墨尔本的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这对于本就存在家庭高负债的澳大利亚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了实体行业的衰退。
随着政策的推进,房价已经出现了小幅下跌,房屋信贷增长放缓,炒房势头得到遏制。澳大利亚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和信贷标准帮助遏制了因家庭负债积累的违约风险。
从短期来看,房价下跌会带动通胀下降,但从长期来看澳大利亚居民消费就此解放反哺实体经济。
澳洲联储也表达了对于澳洲经济前景的信心,同时近期以铁矿石为主的大宗商品涨势喜人也是推动澳元走高的重要原因。
不过市场人士表示,通胀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潮,因薪资增速最近仍旧低迷,就业增长在近几个月减缓,通胀想要回到预期略高于2%的区间仍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国内居民较高的负债水平,依靠内需来拉动通胀的上涨显然是困难的,这意味着澳元短期内依然缺乏进一步走强的动能。
而市场对于澳元走强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年内澳洲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只有24%,预计明年3月份首度加息的概率也尚未过半。
脱欧再扼英镑咽喉,聚焦8月加息
欧盟首席脱欧谈判代表巴尼尔日前称,英国的边界担保方案不能适用于全境,因为这是为了北爱尔特别定制的。这暗示欧盟或难以接受英国就爱尔兰边界的方案扩展至整个脱欧条款中,仍需与欧盟商定关税、监管等条款。
此外,英国央行日内公布的调查显示,51%的民众预计英国央行将在未来12个月加息,此前有58%的民众这样预期;这表明市场对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有所降温,再度施压英镑。目前分析认为,英银加息可能延迟至8月份,而英国下周将针对特雷莎·梅的脱欧欧议案进行投票,英国脱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因此英镑短期可能依然承压。
金融市场预计,英国央行8月加息的可能性略高于50%,届时央行将更新经济预测,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接受调查的63位经济学家中,没有一位预计英国央行将在6月21日会议上提高0.5%的利率。
贸易问题冲击加拿大市场,加元走软7月加息或面临考验
随着美国对加拿大征收钢铝关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他已经拒绝了美国支持双边贸易协定、取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提议,这意味着一直处于艰难谈判中的北美自贸协定或命悬一线。
在2015年之前,加拿大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互通联系紧密,即使在2015年失去了这一头衔,加拿大一直也是位居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宝座,而加拿大自然和地理环境也决定了加拿大大部分的产品将销往美国。
不过随着贸易关税的实施,同时北美自贸协定面临破产,这意味着加拿大的对外出口将面临极大的问题,这可能会严重损害加拿大的经济,导致加元下跌。
事实上今年加拿大经济的不俗表现得益于消费以及出口,随着出口面临着阻碍,或导致加拿大的经济增速减缓,这也将对加拿大的七月加息产生直接的影响。
分析师指出,加拿大5月就业人数减少0.75万,就业虽未出现整体的改善,但工资增长料有进一步上行压力。工资增长预期会有一定幅度上升,部分是因魁北克、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上调最低工资。这些法律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工资增长,并最终传递至像餐饮和家庭服务业的的CPI。
市场目前预计,今年的利率会上调2次,下次加息几乎肯定的是在7月11日,但日内加拿大就业数据再度黯淡,可能会使得该央行在收紧政策时思量再三。这使得加元近期呈现出持续回落的走势。
特金会近期左右日元走向,深陷超宽松加息或遥遥无期
受近期贸易纠葛引发的避险情绪的影响,日元出现了持续的上涨,这或导致日本出口的进一步下降,并导致超宽松政策的无限延长。
不过人士表示,相比较贸易摩擦,近期的特金会可能会对日元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如果美国能够在与朝鲜的谈判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将会推动日元的走低。
但野村证券分析师指出,日本政府针对经济财政管理改革的基本政策草案再次公布,预计日本央行将“尽早实现”物价稳定目标。
在政府对其基本政策的所有年度更新中,2014年它使用了“尽可能早地”(实现政策紧缩)。然后,仅仅4个月后,日本央行在14年10月份扩大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2015-2017年它也并没有使用这个词。
该基本政策草案的重点在于创造适当的经济环境,以确保2019年10月加息计划落实。政府可能希望日本央行以宽松政策立场支持经济,但这意味着日本央行的政策紧缩仍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