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矛头指向市场“买预期、卖事实”的操作,抑或是归因于卡尼对贸易政策和脱欧产生的极端风险状况的担忧,但实际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英国脱欧乱局的问题在哪里?市场在害怕什么?本文将一一解析。
误区:
很多解读都将昨日英镑的重挫归结于卡尼的讲话,但站在笔者的角度来看这一说法有失公允。在我看来昨天的英银利率决议甚至可以说是中性偏鹰的,原因首先是投票占比9-0超出了原先7-2的预期,其次虽然下调了薪资增速,但是也略微上调了GDP和通胀的预期。
具体,预计2018年GDP增长维持1.4%不变,2019年GDP增长1.8%(高于前次预计1.7%),2020年GDP增长维持1.7%不变;预计1年内通胀为2.15%(高于前值2.13%),2年内通胀为2.09%(上次预期为2.03%),预计3年内通胀为2.03%(之前预期为2.00%)。
预计2018年四季度薪资增长2.5%(较前值2.75%调降);预计2019年、2020年四季度薪资增长分别为3.25%, 3.5%不变。
最后在货币政策上卡尼强调对于脱欧不应过分小心,一直等待不确定性因素的消散而按兵不动是错误的,当前经济条件下渐进式加息是合适的举动。
卡尼的一些负面言论包括,提及贸易形势更加紧张,全球经济增速不平衡加剧,但未对英国经济造成实质性伤害;也的确强调了需要对任何脱欧结果做好准备,委员会的预期是建立在相对平稳脱欧的情境下的,脱欧将对政策产生冲击;如果出现无序脱欧,银行具备足够的资本进行借贷;有迹象显示商业信心因脱欧而有所减弱。
上述这些负面问题大多都是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加重市场恐慌情绪的言论,换言之这些信息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市场的反应为何如此剧烈这就和当前软脱欧的形成密不可分。基本面发酵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用脚投票看空一定是基于一些长期的还会发酵得利空因素。
软脱欧的五大矛盾点:
☆贸易问题☆
在贸易方面,英国希望和欧盟建立一个商品自由贸易区,为避免英国北爱尔兰地区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形成边境摩擦,并起到保护当地的就业和生计的作用。
但是英国强硬派人士并不认可,因为本质上仍然是留在欧盟的单一市场。像脱欧大臣戴维斯的离职就是希望给梅施压,这样的谈判方式会削弱英国在脱欧谈判中的主动权,进而增加未来的变数。
☆关税问题☆
英国希望建立一项全新的便利关税制度安排(FCA)为了消除欧盟对英国海关控制和检查的权利。英国此举是希望自己能够独立的制定贸易政策,换言之在世界贸易组织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有能力可以自主征收关税并与其它发达国家达成协议。
解读:上述两大方案对英国的好处是,他既可以维持几十年来和欧洲的跨境供应链不会出现问题,让英国留在欧盟关税区内,享受英国与欧盟国家商品贸易自由流动无关税的便利,又能够使其在对待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政策制定上具备自主性。也就是说,表面上欧洲还是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其对外关税征收,但实际上英国实行的是独立贸易政策。
那欧洲方面的态度可想而知,这是一个英国占尽了便宜的杂交方案,如果就此应允,相当于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即脱离欧盟的代价极小。欧盟担心这会损害其权威和27个成员国的内部团结,其他国家可能会纷纷效仿这一行为。
欧盟首席脱欧谈判代表巴尼耶拒绝了英国脱欧白皮书中与关税相关的提案,脱欧白皮书暴露了英国政府本身的自相矛盾。
☆金融服务业☆
英国的GDP有80%都是由金融服务业构成的,英国希望的就是监管的灵活性增加,也就是不遵守包括银行和金融服务业在内的公共服务准则,这样一来虽然会失去进入欧盟市场的渠道,但是可以更自由的和全世界其他国家进行金融服务的来往。
包括可以向各地的客户出售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而绕过欧盟的许可,相当于形成一个互相兼容的市场。但是欧盟也是不同意的,他们的主张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选择性的放开部分领域。
解读:金融服务业是英国的传统强项,英国被称为金融中心。其在欧盟内部汇通网集团交易额、衍生产品、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领域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当然其实欧盟内部垂涎这块高利润的肥肉已久,比如法国的马克龙一直希望借助这一契机,希望抢占伦敦金融市场业务,目前像贝莱德、花旗等著名投行都在巴黎扩张业务范围。
许多欧洲企业对谈判的进展失望希望重组业务以对抗未来的风险,不仅是法国,德国的法兰克福也开始布局,试图建立新的欧盟金融中心。
所以尽管英国的设想非常好,但是面临前后夹击的窘境,前有欧盟的不同主张,后有德、法意图在动乱之际抢占市场。一国货币的长期价值和基本面脱不了干系,如果英国金融业受到打击,英镑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法律问题☆
英国希望恢复主权,那法律的问题也必然被提上日程。白皮书文件中称,英国法院将适当考虑欧洲法院的裁决。换言之,英国法庭没有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欧盟依然在英国的商品规则方面起到影响,这也被市场诟病为首相梅向欧盟妥协的政策。
☆分手费☆
英国已经同意向欧盟支付3900万英镑的分手费,未来可以不必再向其支付巨额年金,不过英国仍将给欧盟的一些特定领域,例如科学创新,做出适当的补助。
反正无论如何,欧盟都能大赚一笔,英国只有吃亏和更吃亏这两种选择。